去年的這時候,因為有幸在學校學長的邀請下接觸到了這個活動。

今年有了官方FB的活動資訊,在一連9天的演出開始前就有持續關注最新消息...雖然很可惜沒能每一場都聽到,不過幾乎個人很期待的樂團都沒有錯過。

也由於這次參加的天數比較多...考慮了一下後這次的爵士音樂節決定分兩篇來寫。

 

先在這裡附上今年的節目表 http://www.taichungjazzfestival.com.tw/_tw/03show/show01.html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今年的活動由10/20(六)到10/28(日),而我是從活動的第二天開始參加。

今年人一樣多到爆炸,當天我是差不多快8點才到...是來自日本的"野中音士爵士三重奏"的演出時段。
由貝斯(低音大提琴)、鋼琴及鼓的三人組合,風格算是標準的現代爵士樂團類型。
雖然只聽到最後幾首...不過包含最有印象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內都非常不錯聽。

以下是台中爵士音樂節官方的樂團介紹:

野中音士三重奏  

【低音提琴】野中英士
  1954年日本栃木縣高根沢町出生,畢業於Roots音樂院低音樂器科以及東京藝術大學,主修低音提琴。爵士樂演奏曾師事原田政長、池田芳夫,古典音樂演奏則師事高西康夫­、江口朝彦。曾多次參與富士及NHK電視臺的演出及NHKFM的廣播錄製,合作過的歌手/音樂家包含松田聖子、角田健一、中西俊博、尾田悟等,演奏足跡遍及美國、中國、德­國及臺灣。
【鋼琴】竜野みち子
  自幼學古典音樂,在學生時代開始演奏民謠及搖滾音樂,並進而對爵士樂產生興趣。目前為爵士鋼琴家、作曲家、編曲家,主要於東京和橫濱從事演奏工作。近幾年發表多張唱片:《­Culture Shock》、《Ave Maria》、《Beauty and the Beast》、《Preview》、《QBism》、《Animal World》等。其中,《Ave Maria》獲得日本權威爵士樂雜誌《Swing Journal》的金唱片獎(Gold Disc Award);《Animal World》更邀請到美國薩克斯風手Ernie Watts一同錄製。目前潛心研究前衛爵士,並與鼓手山崎比呂志氏等人合作。
【鼓組】野牛 片山
  1951年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畢業於AN Contemporary音樂學校,師事日野元彥。獲得第一屆日本Sapporo啤酒爵士比賽優勝的片山除了是職業鼓手與作曲家外,也擔任電影、廣告,及舞臺劇演員。目前­為Pearl打擊樂器專屬講師,曾出版《To The Sea》、《Urban Labyrinth》、《All Round Three》等唱片,其中《To The Sea》與知名鋼琴手Hank Jones共同錄製。

--------------- 分隔線 ----------------


同時,在找關於這個樂團的資料時發現今年有人把整場演出拍下來PO上了YOUTUBE,讓沒能到場的樂迷也不至於這麼怨念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GNFg3HS7V0&feature=relmfu (這位網友分成四段來拍,可以從旁邊的連結或直接點他個人的清單便能找到剩下的部分。)


 

 

接著於8點半登場的是來自美國的"The Cookers"

A-0007  

「現今最具有前瞻性的Hard-bop天團。」-紐約時報

 

2010年共被美國9家報社評為年度前十大專輯 全部團員在爵士樂界經歷累積超過250年經驗,並累積發行超過1000張專輯 The Cookers──萬眾矚目、眾星雲集的七重奏樂團。自2007年成軍,開始在全球各大爵士音樂節演出。團員由爵士知名樂手所組成,分別為Billy Harper、Craig Handy、Eddie Henderson、David Weiss、George Cables、Cecil McBee and Billy Hart。團員每一位都是爵士樂的傳奇人物,並在爵士音樂史佔有一席之地。他們的演出充滿鮮明色彩,音樂豐富極具變化,讓人錯以為是大型編制的爵士大樂隊。這一個爵士明星樂團七重奏,為post-bop的重要代表性人物,揚起60年代的充滿衝勁的精神,將帶給樂迷煙火般的燦爛演出。

每個Cookers的成員也都有自己所領軍的樂團,且擁有真切、獨特的聲音。而這個經驗豐富的演出團隊,精確、無失誤的技巧,不僅使得音樂充滿威風凜凜的磅礡氣勢,更產生了一種既有深度又美妙的共鳴。

(以上為台中爵士音樂節官方提供的資料)

 

跟去年的壓軸來賓McCoy Tyner一樣,他們同樣是postbop(後咆勃)時期的音樂家。

也如同主持人所言...他們每一位都是活化石...想當然風格也是很早期的演出方式,這次他們5首表演曲目全都是即興創作。

這個團的陣容個人覺得非常的...豪華(?),因為7個人裡面就有4個人是喇叭手

在這邊附上一點各團員的資料

 

Trumpet 小號手:Eddie Henderson(艾迪˙韓德森)

 艾迪韓德森  

出生於舊金山,九歲時就被傳奇小號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指導過小號,長大後他則深受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的融合爵士影響,後者也是他父母親的好友。韓德森後來唸了動物學,之後又到哈佛大學攻讀醫科,並於畢業後成為住院醫師,卻在與赫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合作演出後,深受感召,轉而投入爵士樂演奏的行列,1970他加入漢考克的六重奏,因此名聞一時,1973年他轉而與法老˙桑德斯(Pharoah Sanders)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等人合作,然後在1975年回到醫師本行,從業十年,但他因為熱愛音樂,每天只在小診所中執業四個小時,診所的主醫師知道他熱愛音樂,因此只要有巡迴演出,他都可以請長假不去上班,還照領薪水。這之後他開始以融合樂風灌錄唱片,這已經是迪斯可時代了,融合爵士還有機會和主流流行舞曲一較長短。

他在藍調唱片一共發過兩張唱片,其中「命運」(Heritage)這張1976年的專輯,被視為他生涯中最傑出的代表作,是以電子樂融合爵士樂風裡的佼佼者。專輯中請到邁爾士戴維斯樂團中的打擊樂手James Mtume、並且延用了戴維斯當時的作風:長而簡單的小號旋律,在飄邈的低音伴奏下,呈現出一種像外太空漫步一樣的空靈樂音。目前還在擔任心理醫師,同時也還在爵士樂壇演奏的艾迪,可以憑這份錄音,讓許多以為融合樂只有邁爾士戴維斯的新爵士樂迷,勾勒出不同的七零年代爵士樂面貌。


以上部分參考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28980


另外在此付上英文版的簡歷,有興趣的可以試著解讀看看(本人英文不夠好怕亂翻會誤導人)

Eddie Henderson was one of the few trumpeters who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Miles Davis' work of his earlyfusion period. He grew up in San Francisco, studied trumpet at the 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 but was trained to be a doctor when he permanently chose music. Henderson worked with John HandyTyrone Washington, and Joe Henderson, in addition to his own group. He gained some recognition for his work with the Herbie Hancock Sextet (1970-1973), although his own records (which utilized electronics) tended to be commercial. After Hancock broke up his group,Henderson worked with Art Blakey and Mike Nock, recorded with Charles Earland, and later, in the 1970s, led a rock-oriented group. In the '90s, he returned to playing acoustic hard bop (touring with Billy Harper in 1991) while also working as a psychiatrist. ~ Scott Yanow, Rovi


Trumpet 小號手:David Weiss(大衛˙魏斯)

大衛˙魏斯  

 

1964年出生於紐約市,是爵士樂小號手同時也是"新爵士八重奏作曲家"...一個專門改革爵士樂的團體...的創始人。

他在北德克薩斯大學(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學習音樂,並於1986年畢業。並回紐約與鋼琴家Jaki Byard、高音薩克斯風手Frank Foster、薩克斯風手Jimmy Heath一同共事。

他不斷的向小號手Tommy TurrentineBill Hardman學習,並參加了Barry Harris的爵士樂課程。終於他領導了一個哈里斯(英國蘇格蘭西北部的ㄧ個地區名)的業餘伴奏團,他曾和一些音樂家演奏過像Stephen Scott, Winard Harper, Leon Parker, Sam Newsome, Justin Robinson, Rodney Kendrick, Roy Hargrove, Clifford Jordan, Mulgrew Miller, Jeff Watts, Terence Blanchard, Benny Green, 以及Billy Hart。

1990年,他開始和次中音薩克斯風手Craig Handy組成一個樂隊。剩下的成員由Benny Green, Stephen Scott 或 Dave Kikoski 負責鋼琴,Christian McBride 負責貝斯,還有Billy Hart 或 Jeff Watts 負責 drums。

曾協助 Handy製作The Cosby Mysteries(美國一部電視影集)包含片頭曲的音樂部分。

當他了解到新爵士樂團的稀少,魏斯便成立了"新爵士八重奏作曲家", 紐約時報的Ben Ratliff立刻讚譽他為"新爵士樂主流之聲"。魏斯八重奏作品的第二張專輯衛他贏得了美國室內樂(Chamber Music America)的補助與Doris Duke的合奏企劃:新的創作工作與表演的機會。

魏斯於2002年以團長的身分出了第一張專輯「Breathing Room」,與Craig Handy, Xavier Davis, Dwayne Burno, Marcus Strickland, 和 E.J. Strickland等人合作演奏,其中有些人也有參與到Octet的部分。這張專輯在 Downbeat Magazine, JazzWise, 與 52nd Street獲得了四星評價。

 

以上為本人在友人協助下的粗糙翻譯,若是有誰對大衛˙魏斯的認識夠多的話懇請賜教m(_ _)m

原文在此: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Weiss_(musician)


Alto Sax&Flute 中音薩克斯風&長笛:Craig Handy(克萊格˙韓迪)

檜格˙韓迪  

1962年出生於加州的奧克蘭,

1981~1984年就讀於北德克薩斯大學(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並跟著Art Blakey, Wynton Marsalis, Roy Haynes, Abdullah Ibrahim, Elvin Jones, Joe Henderson, Betty Carter, George Adams, Ray Drummond, Conrad Herwig, Dee Dee Bridgewater及David Weiss(大衛˙魏斯)等人一同演奏,其中與大衛˙魏斯的合奏次數比其他人多。

他是Mingus Big Band(明格斯爵士大樂團)Mingus Dynasty(明格斯王朝) Mingus Orchestra(明格斯管弦樂隊)的ㄧ員。

他曾在1996年的電影堪薩斯城(Kansas City)中飾演Coleman Hawkins(柯曼˙霍斯金,次中音薩克斯風之父,另有豆豆先生老鷹等綽號)的角色,並曾經參與天才老爹(Cosby Show,美國喜劇影集)第6季的片頭。

 

原文出處: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aig_Handy


Tenor Saxophone 次中音薩克司風︰Billy Harper(比利˙哈伯)

比利˙哈伯  

1943年出生於德州的休士頓,受Coltrane(指John Coltrane,約翰˙柯川或約翰˙柯特蘭,薩克斯風之王)世代影響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從他的樂器能聽到獨特的尾音及猛打釘一般的聲音(原文為hard-as-nails,希望有更好的解釋)

 

原文出處:http://en.wikipedia.org/wiki/Billy_Harper

 

Piano 鋼琴︰George Cables(喬治.蓋伯斯)

喬治˙蓋伯斯  

 1944年出生於紐約市。

曾和Art Blakey, Sonny Rollins, Dexter Gordon, Art Pepper, Joe Henderson及許多享有盛譽的爵士音樂家們合奏過。

他自己的專輯其中依章是由Cables' Vision(George Cables的專輯製作人)於1980年號召和包含Freddie Hubbard(佛瑞迪˙赫巴德,傳奇小號手)在內等人的合輯。

二十世紀的80年代,在Bebop & Beyond工作時錄製了對Dizzy Gillespie(迪吉˙葛拉斯皮,Bebop時期著名的小喇叭手)和Thelonious Monk(塞隆尼斯˙孟克,同時期的鋼琴手)的致敬專輯。

 

 原文出處: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Cables


 Bass 貝斯︰Cecil McBee(賽西爾˙麥克比)

賽西爾˙麥克比  

 

Cecil McBee是一位備受忽略的貝斯手,但資深的爵士樂迷都知道Cecil Mcbee那種深厚且強勁的貝斯音色充份代表著信心的保證。事實證明,大部份Cecil Mcbee所參與的六○年代爵士專輯如Jackie McLean、Wayne Shorter、Sam Rivers、Pharoah Sanders及Alice Coltrane等都顯示著一個Rhythm Session的典範。McBee於17歲時由吹奏黑管轉投貝斯的懷抱,早年於Kirk LightseyRudy Johnson三重奏中效力,不久便在樂手中成為貝斯手的黑馬級人物。雖然以McBee為名的個人專輯數量甚少,但他於八○年代與McCoy TynerMal Waldron等人合作的專輯中,依然可見McBee散發的獨特韻味實在與別不同。


以上轉貼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av/av_persona_inside.php?cat=002&type=jz&source=persona&p_no=0000003300


 Drums 爵士鼓︰Victor Lewis(維克多˙路易斯)

維克多˙路易斯  

國際知名的鼓手及作曲家。1950年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出生,10歲半開始學音樂。他剛開始是接觸大提琴,也曾學過古典鋼琴。他在15歲那一年才開始走向職業鼓手的路,因為有一些奧瑪哈的年長鼓手能研究音樂,年輕的打擊樂手能作具商業性的工作...包含像廣告歌、The Bob Hope Show(美國喜劇演員鮑伯˙霍普主持的節目)甚至馬戲團。起初他的"維克多風格"反映出了從他的父親或他聽過的專輯裡對他有吸引力的大樂團鼓手們,但在後來聽了Miles Davis' Quintet(邁爾斯˙大衛五重奏)Tony Williams(東尼˙威廉斯,知名鼓手,其開放式演奏至今仍影響許多鼓手。)的演出後有了改變。

1980年他開始和Stan Getz(史坦˙蓋茲,酷派爵士的次中音薩克斯風手合作,直到1991年他們團裡的薩克斯風手去世為止。路易斯製作了很多與蓋茲相關的錄像...包含在Paul Masson Vineyards(保羅美生或寶美生 葡萄莊園)及Robert Mondavi Vineyards(羅伯特˙蒙大維葡萄莊園)的團練錄影,那是Getz的第一張專輯"I Wanted To Say"。

2003年他進了紐約的Rutgers University大學指導鼓手並訓練他們打爵士組合。


以上節錄翻譯自 http://www.drummerworld.com/drummers/Victor_Lewis.html


------------------------------

雖然我是第一次聽這個樂團的演奏,但是一整個很對我的胃...前面的"野中音士"因為"小林香織"的曲子聽習慣了我也很能接受。

或許這麼說有點刻板印象,但是當我一聽到"The Cookers"的演奏時我就有種"啊~這就是爵士樂!"的感覺XD

然後嘛...可能是因為去年我只去到最後一天所以不知道...今天的表演結束時,主辦單位有在舞台前販賣"The Cookers"的專輯,並且7位團員坐成一排幫各位樂迷簽名。

可是一張CD要500啊!!! 囧TZ...............所以我只能買一張活動海報(100元)

活動海報  

 由於只要買海報就能請他們7位大師簽名,也因此讓這張活動海報多增添了些紀念價值。

 這邊也不得不說,當時因為我不能用我覺得適當的問句請各位大師幫我簽名,並且告訴他們我覺得演出有棒,我猛烈的對自己的破英文感到哀傷 O口Q

 

與上面的"野中英士三重奏"同樣有被在場的樂迷拍下來,可以去聽聽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3d5ZSUxDA&feature=relmfu

 

 

 

第四天(10/23)是來自義大利的"Pietro Valente Quartet"的演出...由Pietro Valente本人擔任鼓手再加上鋼琴手、大提琴手及薩克斯風手各一位的組合。

(以下為官方的介紹)

Pietro Valente Quartet  

這個樂團是由兩位重量級義大利音樂家合作創立出來的,分別是Pietro Valente和Nicola Fazzini。 Pietro Valente在亞洲度過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跟臺灣的職業樂壇非常活躍,也曾推出過專輯《Tales From The Far East》。Nicola Fazzini不僅居住在義大利、法國跟澳洲,更經常於歐洲、美國與中美洲巡演。 

對他們而言,爵士樂不僅是美國黑人的專屬音樂,這個樂團就像是音樂的大融爐,結合了全球各地的特色與韻味才能真正組成爵士樂,異國曲風與地中海旋律混搭,創造出結合歐、美、亞洲等不同的搖擺氛圍,為樂迷創造全新的聆賞感受。


--------------------- 分隔線 ----------------------


曲子多半都是沉穩、寧靜...可能又帶點輕鬆愉快的節奏...就像一些地下酒館或咖啡廳常常會放的那種一樣。不過也有2、3首前後節奏變化很大的...雖然本來不少爵士樂就是這樣,像前天演出的"野中音士"或"The Cookers"也不乏會有這樣的曲子...只是這個團目前聽起來比較讓人印象深刻,而且...雖然曲子本身沒啥關係...他們的曲子聽起來老會讓我有"頑皮豹"恰克˙瓊斯時期的"湯姆貓與傑利鼠"的感覺。
不過這個樂團還有其他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了。
比如說...那位薩克斯風手我怎麼看都覺得很像是動物星球"管教惡貓"節目裡的貓咪心理學家-傑克森蓋勒希。ww
還有擔任鼓手的Pietro Valente他在演奏的時候常常肢體動作跟表情都會隨著當下的表演有著劇烈變化,看起來就一整個很投入...感覺也很棒...其中某一首的表演他還改用手拍鼓面的方式演奏,讓他們的演出又多了層不同於其他樂團的味道。

 

然後繼"野中音士"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後,當他們在某一首以中國曲子為主題的演奏裡出現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時也引起了不少掌聲。

為了表示對台灣的喜愛...最後一首歌"Last mango in Taiwan"(根據Pietro Valente本人在台上所言)就是以他最喜歡的台灣水果"芒果"為主題
最後一首安可曲好像是某首義大利的歌改編,一樣是一首很寧靜輕鬆的曲子...題外話,演奏前他好像有提到"歌名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不過那只是個標題而已"。
本次演出結束後一樣有在台前販賣CD並給粉絲簽名的活動...CD一張400,內容就是今天演出的所有曲目(除了安可曲以外)

 

同上,當天的表演記錄在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JSpYD5Lgg&feature=plcp

 

 今天我算是準備充足了才出發....結果沒想到數位相機在表演時拍的效果很不好...所以我只好放棄,不過最後倒是有拍幾張Pietro Valente的照片作紀念。

 Pietro Valente合照  


--------------------------------------------


這一次先到這邊...

不得不說花了比預期還多的時間,主要是關於The Cookers的部分...老實說這點完全超乎我的預期,理應來說這些成員在爵士樂壇裡都算國際有名的大師了要找資料應該很容易才是。

然而,從第一位的Eddie Henderson之後,每一位成員的名字估狗下去連續5頁不是"XX(人名)專輯在線試聽"就是"XX個人專輯MP3下載"在不就是"博X來"或其他哪裡的拍賣網站...我還真是頭一次看到這種東西看到那麼火的。不得已之下只好從英文的維基著手找資料,本來就很破的英文想翻那一大串根本是自虐...搞到中途還得向人求救...本來有想說要不要放棄算了,不過想想...既然都沒個像樣的中文資料,難得有這機會多少做一點不無小補。(不過仍然希望有較資深的爵士樂迷能提供點資料就是了,本人能力有限)

其中在找Cecil McBee的資料時更是讓我無言,一查才發現他跟日本某個流行女裝品牌同名...據說本人提出告訴還敗訴(詳情請參考 http://blog.roodo.com/wisconsin/archives/8355379.html)...不過在這邊文章底下的留言也讓我挺有感的「在台灣聽爵士樂好像就注定要孤獨一般,雖然經典盤在台灣不難買,但缺乏唱片公司健全的介紹,讓不少想入門爵士的人在聽完kind of blue、time out、waltz for debby...等專輯後就怯步不前了,孰不知那只是爵士樣貌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是精華但不能展現全貌。

中文資訊的短缺我覺得還有其他原因...不過抱怨就先到此為止...


說實話,本人聽爵士樂到現在不到2年,基本上也只有在每年一度的爵士音樂節才比較有機會好好的作一下功課...說實在的通常找到的東西絕對夠聽1年啊ww...網誌打出來的東西其實應該說不上什麼心得,不過至少希望能有點推廣作用...之類的,畢竟在現代爵士樂的種類已經多樣化到相當豐富了,有很多很值得一聽的東西。



至於下篇的部分可能要過一陣子才會再發,一部分是因為手邊還有不少事要先處理,加上期中考也快到了,只希望不會拖太久。

大概先這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祭 昂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